找到相关内容664篇,用时6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法师答:佛教请问佛与菩萨有何不同?

      法师答:菩萨的果位有次第,菩萨道(梵语bodhisattva-carya)最终极目的就是佛道,佛道是修行者最圆满的果位。菩萨由凡夫到成佛,一共要经过五十二个阶位,即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等觉、妙觉是也。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发心住内,分开另立的,若将其缩入发心住内,则只有四十二阶位。菩萨是因位,佛是果位,有差别故。

    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225412287.html
  • 法师答:佛教何谓“三种慈悲”?

      法师答:众生缘慈悲、法缘慈悲、无缘慈悲,是名三种慈悲。   众生缘慈悲:是对一切众生都视父母兄妹眷属,常起与乐拔苦之心,这是凡夫未断烦恼的有学之人,所起的慈悲。   法缘慈悲:是破除我之相,对众生随力随意,拔苦与乐,这是断烦恼达于法空(梵语dharma-nairatmya)的三乘圣人所起的慈悲。   无缘慈悲:是心无分别,普救一切,不但对一切人类拔苦与乐,扩展至一切有情动物,皆起

    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425612304.html
  • 法师答:佛教出家有那些类别?

      法师答:出家(梵语pravrajya)是来自四面八方,根机深浅有别,但总不外乎四类出家者。   一、身出家心未出家:即身虽为僧伽,但心犹有顾惜爱世间之种种。   二、身在家心出家:即虽在家受用五欲之乐,但却不耽染欲乐,心心向道故。   三、身心俱出家:身不但已出家,连同心亦已超越五欲(梵语panca kamah)六尘(梵语sad visayah)之欲乐,毫无顾惜爱恋世法。   四

    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425812306.html
  • 法师答:什么叫做“三藏法师”?

      法师答:三藏法师(梵语tripitakacarya)。经藏、律藏、论藏,名之三藏。经藏阐明定学,律藏阐明戒学,论藏阐明慧学,三藏总摄佛教的总纲。若能精通贯串三藏教义者,名为三藏法师玄奘大师、鸠摩罗什大师、智者大师、杜顺和尚、印顺大师...等等。   三藏法师亦可称为:依三藏为师,三业(梵语trini-karmani)与三藏相应,所言所行皆三藏之用,名为三藏法师

    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123712345.html
  • 法师答:阅经功德较之诵经功德,是否有一样?

      法师答:阅之义含有对文而看,检看的意思。诵之义含有大声的读,背熟称诵的意思。故其两者之作用,略有差别;阅经就是看经,检看经文,进而思惟经文,以达成体解法义。诵经就是大声的读经文、背诵,著重一心(梵语eka-citta)之定。   这须视两者之心境所作所为而定,不得一概而论,因为阅经与诵经所起的变化与作用,的确不可思议,有些人因阅览经文而开悟者,亦有人诵经得开悟,其境界层出不穷,而非较量

    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280212429.html
  • 法师答:出家有那十二种功德?

      法师答:乐出家(梵语pravrajya)者,割爱辞亲,识心达,解无为法,为证悟菩提,广度诸含识而精进,则能摄取十种功德:   一、不著诸欲。二、乐阿兰若(梵语aranya)。三、行佛所行。四、离凡夫行。五、不著妻子,及以财产。六、离恶道因。七、修善法趣。八、宿世善根,皆不损灭。九、恒为诸天之叹羡。十、一切鬼神,恭敬守护。十一、同证无生法忍(梵语anutpattika-dharma-

    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502212459.html
  • 法师答:何谓“二种资粮”?意义何在?

      法师答:即是福德资粮与智德资粮。福德资粮是布施(梵语dana)、持戒(梵语sila)、忍辱(梵语ksanti)、精进(梵语virya)、禅定(梵语dhyana)等之善根功德,亦即六度中之前五度,智德资粮是由修习正观所得的妙智,亦即六度中之最后一度。   这两种资粮是行菩萨道所必须广修,福德圆满与智慧圆满,即是菩萨道的圆满,菩萨道的圆满就是佛道的圆满,是故称佛为福慧两足尊。

    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174512464.html
  • 法师答:净土宗属于大乘教,抑属小乘教?

      法师答:净土宗是属大乘佛教,由经文所显示,广修净土法门者,不但自利还须利他,自度亦须度人,不得自度而逃之夭夭,应兴起大悲心,广说佛法,令大地一切众生勤修正法,是故净土宗属大乘教。   阿弥陀佛(梵语Amita—buddha)乃至观音势至等三圣,文殊菩萨(梵语Manjusri)、普贤菩萨、龙树菩萨,都是净土宗的佛菩萨,乃至十方三世诸佛,一切大菩萨无不宣扬净土宗之法门,诸佛菩萨

    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6531212562.html
  • 法师答:“一尘不染”做何解释?

      法师答:尘(梵语artha),新译作境,境界。指六根感觉而缘虑之对象、对境。佛教称色、声、香、味、 触、法六者为六根之尘,而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 、意为六根,六根对六尘(梵语sad visayah)而生六识,若根尘相对六识清净无垢,称为一尘不染。后世援用此一佛家语,转以形容东西之洁净,行为境地之清净,为官之清廉等。

    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7035412574.html
  • 法师答:何谓五时说法?何谓功德?

      法师答:何谓五时说法?功德(梵语guna),音译作惧囊、寞囊、求那。意指功能福德。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。   景德传灯录卷三云:梁武帝问于菩提达磨:朕即位以来,造寺、写经、安僧立众不可胜计,有何功德?达磨云:“并无功德。”盖此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,虽有非实。所谓真功德,乃净智妙圆,体自空寂,不求于世。   六祖坛经云:“见性是功,平等是德;念念无滞,

    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7205212604.html